1、拖后腿的“老油條”型同事
在電視劇《安家》中,便有一個形象特別鮮明的“老油條”的角色,作為門店中資歷深的員工,因為深諳其中的規則和套路,做事便有些滑頭懶散,遇到問題推諉找理由是家常便飯,一度讓空降兵的店長十分頭疼,難以管理。
“老油條”型的職場人,通常有這樣幾個特點:
1)仗著自己是公司的“老人”,找準時機便投機取巧,或者偷懶?;?,擅長動動嘴皮子,而行動力堪憂;
2)“關系戶”,由靠山帶來的有恃無恐,在團隊配合中,倚老賣老,配合度極低;
3)破罐子破摔型,因為在公司呆久了,對工作失去了熱情,能不主動的時候,不會主動,而任務分配時,更是能推就推。
這樣配合度低的“老油條”,若是不能被充分調動積極性,無論被分配在哪一個團隊里,都會是個不小的“災難”。
2、辦壞事的“豬隊友”型同事
對于很多職場人來說,大家不怕項目難,更不怕工作苦,再難再苦總是一步一步可以慢慢克服,而相比較克服困難,難以忍受的,還是在合作中拖后腿、辦壞事、給大家額外增加工作量的“豬隊友”。
試想,在項目進展的重要節點,因為不該有的失誤而導致的集體返工,或者因為一個人的進度耽誤,而導致的整體拖沓,這般拖后腿的行為,不僅是個人能力差,對于團隊里其他高效的伙伴來說,也是一種不公平的體現。
3、搶功勞的“精致利己”型同事
“精致利己主義”早是由北大中文系錢理教授提出,旨在對當今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,不愿付出卻總是想著得到的利己主義盛行的擔憂。
“精致利己”型的職場人,通常有這樣的特點:純粹以自己的利益為出發點,他們計較得失,在意輸贏,看重付出和回報是否成正比,更期待以少的投入獲得大化的利益。
因為缺乏群體觀念和一定的奉獻精神,在團隊合作中,這樣的隊友往往容易錙銖必較,任務劃分時,更是涇渭分明,不肯吃半點虧;而在成果分享時,“精致利己”型的職場人則會跳出來,哪怕侵犯到別人的利益,也會大化地為自己爭取。
做得少要的多,吝于付出的“精致利己”主義者,總是會惹人生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