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3年的非典,造就了電商以及快遞行業的飛速發展。危機的背后往往蘊含著新的商機,誰能夠把握住機遇站上風口,即便是豬也能夠飛起來。本次新型肺炎過后,是否會帶來新的商機呢?嗅覺較為敏感的阿里、京東、小米已經開始行動,均盯上了社交電商這一領域。
傳統電商時代是否已經結束,社交電商能否正式成為我們消費的主流呢?讓我們一起看看電商巨頭們做了哪些布局吧!
阿里、京東、小米在社交電商都做了哪些準備
互聯網大佬說了些什么我們聽聽就好,但是具體做了什么卻值得我們去思考!現在共同的趨勢之一,是對于社交電商風口的重視,一起來看看都有哪些具體的行動吧!
一、阿里的淘小鋪
淘小鋪的定位是一款人人都可以做的電商軟件,采用S2B2C模式。淘小鋪依托的是強大的生態資源,無需擔心貨源以及售后服務的相關問題,通過自身的社交關系分享產品,通過賺取分享產品的提成來贏得利潤。
二、京東的芬香
芬香是京東戰略合作伙伴社交電商平臺,依托于自身以及京東供應鏈來為用戶提供商品。運作模式基本上與淘小鋪類似,也可以看作是京東應對阿里的一種手段。社群分享為核心,無需囤貨發貨,真正實現0元開店!
三、小米的有品有魚
不得不說,雷軍的商業嗅覺十分靈敏。早先通過超高性價比手機實現了爆發式的增長,智能家居產品也早于華為,現在更是領先一步涉足到了社交電商。小米有品有魚的實力或許無法與阿里的淘小鋪、京東的芬香對比,但是確是具爆發力的一款社交電商平臺。
如何來看待社交電商的問題
如果說到社交電商,那么騰訊的微信可以看作是各家平臺的師祖(當時叫做微商)!今日頭條等自媒體的粉絲變現可以看作是社交電商的變形。那么,社交電商具有哪些特點,未來是否具有取代傳統電商的可能呢?
首先,社交電商拉低了個人電商的門檻
社交電商的目的是構建一個人人電商的新型模式,電商準入門檻被進一步地降低。參與者甚至無需擔心貨源,背后所有的商品都將成為你的資源,售后服務也無需擔心,重心只需要放在如何將自己的社交關系轉變成商品成交即可。
其次,社交電商將會改變我們傳統的消費方式
我們的銷售方式經歷過了多次升級,從開始的線下銷售,到非典時期爆發的線上銷售,以及近的社交電商,每次銷售方式的升級,將會帶來更加精準的用戶,能夠為我們的生活提供便利。社交電商依靠個人社交去銷售商品,依靠的是個人品牌以及個人使用產品的切身體驗。
后,社交電商運作模式以及與傳統電商的關系
社交電商背后需要有傳統線上電商進行支持,否則無法確保貨源以及售后服務。微商火爆之后漸漸沒落,與貨源品質無法保證有著較大的關系。社交電商的根基在于傳統電商,只是傳統電商的一種補充,短期內并不會存在取締傳統電商的問題。